左膝前十字韌帶斷裂的戴偉浚,將因傷缺席九個月之久,這無疑是對他職業(yè)生涯的重大打擊。他傷后的狀態(tài)如同被按下了暫停鍵,著實讓人痛心。這樣的情況并非個案,去年的澤卡與今年戴偉浚的情況都在??谑械挠^瀾湖基地發(fā)生,這似乎在暗示著該基地的場地條件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。
山東泰山助教唐田曾提到他們?yōu)楹芜x擇前往上海進行冬訓,這或許已經(jīng)證明了觀瀾湖基地的場地條件并非如人們所期待的那樣理想。然而,這樣的傷病情況并非只出現(xiàn)在海口市。近年來,為何在海口冬訓的球隊中頻頻出現(xiàn)大傷呢?
除了場地因素外,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常常被人們忽視——那就是準備期的時間問題。與大多數(shù)中超球隊的準備期習慣不同,打亞冠的球隊的準備期被大大縮短了。他們在賽季結(jié)束后僅有短暫的時間休息,隨后就要在極短的時間內(nèi)重新集結(jié)進行訓練。這樣的時間緊迫,使得球員們的身體負荷大大增加,傷病的風險也隨之上升。
以2022年的上港為例,由于疫情原因,他們無法及時集中進行準備期訓練,有的球員甚至參與了社區(qū)的志愿服務。他們在賽季開始前的一個月才在大連開始準備期訓練,這無疑增加了他們的傷病風險。而像廣州恒大在疫情前的經(jīng)歷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:準備期的不足導致了球員們的傷病頻發(fā)和體能下降。
到了2018年,由于亞冠賽程提前,中超BIG4的準備期更是被壓縮到只有4到6周。這一年的各隊都遭遇了嚴重的體能瓶頸和傷病困擾。盡管那一年因為世界杯的原因給了各隊額外的喘息時間,但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。
如今,面對再次被壓縮的準備期,無論是從金元足球時期還是到最近的幾年里,我們都看到了大量的負面案例。這些案例都在告訴我們:把兩個月的準備期任務壓縮到一個月內(nèi)完成,我們的球員可能無法很好地承受這樣的身體消耗和壓力。
那么今年上海的兩支球隊和山東隊能否避免大面積的傷病呢?這就要看體能教練的工作和恢復手段能否迅速跟上了。他們需要在短短的時間內(nèi)找到有效的方法來幫助球員們恢復體能、預防傷病,以保證比賽的順利進行。這也將是各隊面臨的重要挑戰(zhàn)和考驗。